王小波:现在的人文知识分子在诚恳方面没几个能和马老相比
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
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
宋庆龄的大姐叫宋霭龄,是个金钱欲极强的女人。有人曾这样总结:“宋氏三姐妹,庆龄爱国,美龄爱权,霭龄爱钱。”这是有道理的,宋霭龄爱钱,所以选中了一个有钱的富翁——孔祥熙。
2025年9月19日,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团队和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 Data Repository)共同发布了第八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他面前摊开着厚厚一叠人口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在快速膨胀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六年来,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出生率却持续走高,每年净增人口达千万之多。
五十年代初,城市里还弥漫着未消散的炮火硝烟,乡村里孩子们赤脚跑在土路上。不知从哪天起,人口成了一道绕不开的话题。不是粮食,不是土地,而是人,一个国家向前冲刺的时候,总会冒出一些难以判断的新问题。马寅初,那个身影略显瘦削的老先生,他走进了所有人的视线,一本正经地
1957年盛夏,《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这位北京大学校长语出惊人:“人口太多,是我们的致命伤。”他详细分析了人口快速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首次提出了 “计划生育” 的概念。
在谈论计划生育政策时,大多数人会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时代。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基本国策的种子早在建国初期就已播下,而播种人正是两位颇具远见的学者——邵力子和马寅初。
浙江绍兴的文脉里,走出了一位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马寅初的人生轨迹,从上海中学的窗棂延伸到天津北洋大学的讲堂,再跨越太平洋抵达美国的学术殿堂。家中,张团妹以旧式女性的坚韧打理着琐碎,为他铺就了赴美攻读博士的坦途。这段传统婚姻里,藏着新旧时代的撕扯 —— 头胎夭折
一提起计划生育,谁都会想到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但许多人却不知道,邵力子是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全力支持者。邵力子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少有的几个最早提出并倡导计划生育的有识之士,而且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提出中国要控制人口的思想,是名副其实的公开呼吁计划生育
中国思想界首次接触到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应该是1902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原富》。《原富》出版之初,主张维新的知识分子相信斯密的学说同样可以救中国于贫弱。比如维新运动的第一笔杆子梁启超就相信“十九世纪之文明无一不受自由竞争之赐”;通过自由竞争,中国照样可以像欧
1980年,中国政府决定控制人口增长,但其实领导们并不知道中国当时究竟有多少人口,因为距离当时最近的一次人口数据是15年前统计的。决定控制生育的目的很简单:当时文革刚结束没几年,经济发展成为主要政策方向。为了快速提高人均GDP水平,中国必须提升经济产量,减少人